黄陈怡文老师资料图片
黄陈怡文老师在做分享(图:道声网姚颂恕)
小学阶段6-12岁中学阶段13-18岁对于孩子将来的人生发展道路是极其重要的无论是出国、升高中还是追求自己的兴趣所在、学习一技之长中小学都为此起到奠定基础的作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需要父母在这时需要为孩子注意什么呢?
今夏哈佛教育专家黄陈怡文在杭州做关于国际教育的双语人才培训讲座向父母们分享了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应当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小学阶段时的心理的装备
家长在这个阶段要问的几个问题如下:
1、孩子在基础课程如数学、语文和英语的学习掌握了多少?
黄陈怡文老师用语文来举例说孩子真正能读的、看的、能表达的是多少——听说读写四项能力是否达标而不是只看他考试的成绩“你不要告诉我孩子语文考试100分我要知道的是比如今天她能不能写日记?自己有没有写日记的习惯?日记是写一页还是写两行?”她说
黄陈怡文老师举例说有必要的话8-10岁五六年级的孩子家长可以尝试给孩子一个演讲题目比如《我家的小狗》孩子在做5分钟的准备后是否可以流畅地做两三分钟关于这个主题的现场故事演讲?这就是语言表达的能力如果没有这项能力语文考试成绩再好也是没有用的
2、和同学的相处容易还是困难?为什么?
“家长有没有想过这是我们可以帮助孩子的地方”黄陈怡文老师提醒家长们“如果容易那是为什么?这孩子的个性有哪些有点让自己的孩子去知道哪些是他的长项如果和同学相处有困难那有哪些困难?怎么样去客服这些困难让他可以更容易地跟同学相处?”
黄陈怡文老师强调父母一定要帮助孩子在人际交往方面突破困难帮助孩子发挥自己的长处
3、“助人为快乐之本”是你的孩子吗?他明白为什么帮助别人吗?
黄陈怡文老师指出感恩的心和利他主义是孩子应当成长的方向
4、孩子最自信的是什么?
二、中学阶段时心里的装备
在这个阶段家长要问如下几个问题:
1、(要有清楚明确的目标)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黄陈怡文老师解释家长若不问孩子孩子也会自己问我自己:我学习的目的是什么若不知道目的那我为什么要学习?所以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正确认识到自己学习目的以防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和不知道人生努力的方向
2、(对未来要有规划)自己的兴趣是什么?将来的职业走向?你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家长万不要以为现在问孩子这些太早黄陈怡文老师提醒说:“我想孩子可以早一点去思考因为孩子的兴趣会变甚至是孩子可以在往一个方向走了几年之后发现这不是我最喜欢的希望可以换一个方向觉得自己现在学的东西没有用”
“但是父母要让孩子知道我们生命中学习的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有用的你将来的人生当中会在不同的阶段应用到这些”黄陈怡文老师告诉家长们要如何应对孩子的兴趣变化她用自己的三个孩子举例说每个孩子都不一样“老大从小想做老师因为从小就很爱护别人喜欢管人家、教人家;老二从四岁开始就喜欢唱歌会主动跑到别人面前唱歌给对方听”每个孩子在个性、兴趣等方面都有不同父母需要在这方面鼓励孩子去发展自己个性和兴趣里的长处并且让孩子明白当下的学习的重要性是为了去做自己所感兴趣的事情的基础
3、(对能力有个评估)自己是否每日都在进步?
黄陈怡文老师指出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为此黄陈怡文老师要求孩子要写日记从小学二年级就开始要求自己的孩子写日记每一天思考为三件事情感恩为三件事情反省——主啊这一天当中我要为哪些事情感激你我所不能做的求主来帮助我等等
黄陈怡文老师简介: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硕士横贯东西的双语认知与多元文化教育专家在美从事一线教育工作30余年
在北京工作生活6年担任多所国际学校的教育顾问、课程研发主管
四个孩子的母亲:大女儿哈佛大学毕业二女儿加州大学毕业两个儿子就读中学著有畅销书《都是喂了爱》、《爱的管教:两代哈佛人的成长经历》等
如有共鸣和感动欢迎赞赏支持激励更多原创!